本文转自:WHatplus
小黄鱼的滋味
猫和你都想了解
在武汉,用大众点评搜索“夜猫子小黄鱼”,你可以得到个结果,可是没有一个年之前被收录的商户,也没有一篇写于年之前的点评。
关于夜猫子的Logo,亦是千姿百态,有的猫眼珠朝上,有的猫眼珠朝下,有的两根胡须,有的三根胡须,前缀有各种姓氏,后缀有各种菜品,也有商户干脆大写标红“正宗”二字。
甚至许多其他店铺的烤鱼,也特地注明是“夜猫子牌”,可见多少人都想分这杯羹。
我不禁好奇——
夜猫子小黄鱼是怎么在5年之内火遍武汉的?
这条掀起江湖纷争的鱼到底有多诱人?
到底谁才是夜猫子小黄鱼的鼻祖?
谁是夜猫子创始人?
我询问友人,一部分说不知道,另一部分给出了统一答案。
——前进二路号向氏夜猫子小黄鱼。
探店之前,我多少有些紧张。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掀起的风气,“店家有脾气”成了网红模板、财富密码。但是当老板娘李磊听说我到店,挺着7个多月的孕肚,从住处匆匆赶来,又忙去拿了饮料招呼我时,我不禁有些羞愧,怎么能以如此恶意揣测他人呢?
“预产期是8月29号。”
李磊一笑,眉眼就弯成了月牙状,听者仿佛也沾到了喜气。
老板娘李磊
“还是得来呀,其实顾客认人的,就算我现在不能干活,来转一转,招呼一下,他们就觉得亲切,感觉还是那个味道。”
随着夜幕降临,我们谈话频频被打断,那些“认人”的老顾客们一波一波地来了,有的苦口婆心劝她别太累,有的则特意赶在她产前来聚一聚。
天还没黑透,店内三层楼,店外的小巷子都坐满了。
三个炉子同时开火,身穿黄色工服的小师傅们有条不紊地配合着。
负责烤的师傅手握两大把竹签,串着各式处理干净的鲜货,涮上独门酱料,手一松签子在手心滚一截,手一紧又攥牢,就这样反复操作,食材在火光上狂舞,均匀受热。
接着将它们铺在长长的炉子上烘炙,最后,师傅迅速瞥一眼单子注明的辣度,凭经验撒上辣椒粉。
招牌小黄鱼是当仁不让的c位,把把不离手,除此之外,还有牛蛙、掌中宝、蒜爆鸡、对虾、翅尖、牛油、墨鱼仔,根据食客的胃口,随机匹配。
随着炭火温度升高,香味分子在空气里膨胀,膨胀,膨胀……
最终刺破老街白日的静谧,鼎沸的人声涌了进来。
负责上菜的师傅接过出炉的烤串,扯着嗓子喊开了——
“1号!1号!”
这仿佛是一个信号,周边的绿豆汤、冰棒、卤味、锅贴……也同时开张了,前进二路变成了一个美食小江湖。
嘴上说着“不能干活”的李磊也站到炉子前和丈夫一起忙活起来,孕妇体温本就比一般人高,不一会,细细密密的汗珠就顺着她的发梢直往下淌。
“来,你尝尝!”
正低头理稿,夫妻俩直接塞了一把烤好的小黄鱼给我。
我受宠若惊连连摆手,却难抵二人的热情(和美食的诱惑),整个人仿佛被施了魔法,缓过神时,鱼已经进嘴了。
唇齿闯过薄薄的辣椒面,碰到焦香酥脆的鱼皮,迫不及待将它咬开,紧致鲜嫩的鱼肉在舌尖乍现,囫囵的冲动被滚烫的触觉阻止,反而让人更加心急。
一口下肚,我心一惊,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