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唐诗,李白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这位一生放浪不羁的诗人如此洒脱,可在他的心底也有一丝柔情。我们先来看看李白怎么说自己,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孔圣人他是根本不放在眼中的。对待皇上,他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我是仙人啊,管你天字怎么叫我。这在封建社会,皇上心情不好都是可以直接咔嚓掉的情景。然而李白不怕。
可就是这样一个天下都不放在眼里的谪仙人,怎么对待我们的孟浩然大诗人呢。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简直就是让孔老夫子鼻子都气歪的节奏。李白为什么和孟浩然有如此深厚的情谊么,我们明天再讲。今天来看看,李白为孟浩然写的这首,送孟浩然之广陵。
时年30岁的李白,得知年长12岁的孟浩然要东去扬州,便相约一聚为友人送行。便有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开篇点题,告诉大家我的朋友马上就要离开黄鹤楼了。要去往广陵,那是一个什么地方,烟花三月,最是扬州繁华时。因此送别诗的离愁别绪在这里,并有没有显露。反而透出两位风流倜傥的诗人的洒脱与向往。想必李白的心也蠢蠢欲动,在这最好的时节,去走一走那春风十里扬州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又是一种波澜壮阔的景象跃然纸上,在黄鹤楼上登高远眺,看长江波涛滚滚奔腾无限,直到天际。载着友人的小船也逐渐消失在地平线。此时的背景音乐应该是《祝你一路顺风》。此时诗人的眼中,只有孤帆,长江,与地平线。孤字一出,还是微微透出一丝悲凉之意,毕竟离别,此恨无关风月。可是李白将其融入在这山河之中,其胸怀可见一斑。
李白的洒脱告诉我们,他写不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深请体贴。毕竟,你孟浩然可是去的好地方,我也想和你一起的。李白的送别,是孤帆远影,这是目送之极;而长江天际,这是心送也。这首诗极浅极深,极淡极浓,《唐诗选胜直解》里面讲到,真仙笔也。
细细品味这首送别诗,简短却不失豪情。你是不是也站在当时的黄鹤楼上,眺望远方,看那孤帆随江水直下。这才是李白,也正是为了孟浩然,才有这种。明天,我们为大家讲讲孟浩然之风流,为什么让李白能与其成为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