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难超越的七律诗,李白睡不着忍受不住

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优秀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宝藏,比如诗词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倘若说起诗词的话,世人一定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诗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但是即使优秀如李白,也并非是完人,他也有无法相比的作品,比如崔颢的《黄鹤楼》。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佳作,作者登上了黄鹤楼,观赏眼前景物的时候感触颇深,并因此而创作出了这样的一首优秀诗作。在诗的首联之中,作者巧妙的应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

而在颔联,作者则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到了颈联,诗意却又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

最后,尾联则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李白登上了黄鹤楼,并看到了这首诗之后,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等到李白登上了金陵凤凰台之后,想到了崔颢的《黄鹤楼》,于是根据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在这首诗中,作者在开头的两句利用凤凰台的传说引起话题,三四句则以“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五六句则回到现实,继续用山水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景象。到了最后两句的时候,作者开始从景色联想到了自己的情感,感慨奸臣当道,无法发挥自己才能的悲切之情。

相传李白在登上黄鹤楼,读了崔颢的《黄鹤楼》之后,大为赞赏。同时,李白在看到黄鹤楼的美景之后,情不自禁地想要写一首歌咏一番,于是写了《鹦鹉洲》一诗,写完之后,李白自己有读了一遍,觉得完全比不上崔颢的《黄鹤楼》,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

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写完这首打油诗之后,李白便投笔而去,但是回家之后,非常不甘心,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想与之一较高低,于是又写了《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才觉满意。

英译诗歌画说宋词画说唐诗中国典籍英译作品淘宝¥59.8¥购买已下架

在某种意义上,《登金陵凤凰台》和《黄鹤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首诗又都样是押平声尤韵的七言律诗,因此后人更认为这是李白游览黄鹤楼之后,对《黄鹤楼》感慨颇深,并且想要和它一争高低才写出来的。

参考资料:《新唐书》、《全唐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