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力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登临黄鹤楼时,却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崔颢先于李白题了一首《黄鹤楼》诗在上面,而这首诗也让我们的大诗人李白,由衷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感叹。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符合李白的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李白虽然很少写格律严谨的律诗,但是《登金陵凤凰台》一出生,便赢得众人称赞,被尊为七律之极品,诗仙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和崔颢的这两首诗,虽然都是触物兴感、登临抒怀之作,但却各有兴会,各抒其情,各擅胜境。《登金陵凤凰台》呈现出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