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宜宾到上海,跟着古诗词领略长江沿岸大好

长江由四川宜宾翻滚着浪花奔腾向东,在上海流入大海。古代众多诗人借长江来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围绕着长江产生了非常多的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长江三峡

明朝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中写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们知道长江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流经青海、西藏自治区、云南省,流到四川省宜宾与岷江汇合开始称为长江,再一路流经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公里。

长江三峡风光

宜宾,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成长江,素有“长江第一城”之美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酒都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

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蛮荒谁复爱,穠秀安可适。

岂无避世士,高隐炼精魄。

谁能従之游,路有豺虎迹。

宜宾—金沙江与岷江合成长江

泸州至今有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大批名人云集酒城泸州,吟诗作赋,留下许多的华丽篇章。在众多优美的诗歌中,张问陶的“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橙客”。已被称为赞美泸州的经典诗句。

《泸州》

汪元量[宋]

复作泸州去,轻舟疾复徐。

峡深藏虎豹,谷暗隐徐渔。

西望青羌远,南瞻白帝迂。

晴岚侵簟枕,寒露溼衣裾。

野沼荷将尽,山园荔已疏。

长官相见后,置酒斫鲸鱼。

泸州

重庆古称渝州,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简称“渝”,对于重庆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不做过多介绍。嘉陵江与长江在此汇合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重庆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朝天门

继续沿着长江往下到了榨菜之乡--涪陵,三峡库区腹地,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这里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梁上刻着历代名人真迹。在往下走就到万州,万州区位独特,历为渝东北、川东、鄂西、陕南、黔东、湘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长江与乌江的交汇处涪陵

《长江二首》杜甫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色借潇湘阔,声驱滟滪深。未辞添雾雨,接上遇衣襟。

平湖万州

乘船顺水而下,云阳张飞庙,再到奉节白帝城,这里被称为诗城。夔门天下雄,诗词传九州。唐代大诗人李白一首《早发白帝城》让这里家喻户晓。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夔门天下雄

杜甫在夔州写下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峡风光

从夔门下去就进入了真正的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穿过了三峡的崇山峻岭,进入了湖北的宜昌,一片开阔。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分界处,建制历史逾两千年,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宜昌三峡大坝

来到荆州,关羽的大意失荆州,让这里家喻户晓。

《秋下荆门》唐-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荆州

一路烟波浩渺来到了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位于江南洞庭湖之滨

《晴江秋望》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八百里洞庭湖与岳阳楼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武汉长江大桥

九江,简称“浔”,为江西省地级市,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

《所思》:杜甫唐代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九江长江大桥

来到安徽芜湖,芜湖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安徽芜湖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京长江大桥

长江最后来到了上海,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上海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早在宋代就有了“上海”之名。

上海

上海怀古

(清)归懋仪

落日西风见沪城,瓶山终古峙峥嵘。

沙虫猿鹤知何在,惟有寒潮作战声。

崇明岛长江入海口

从四川宜宾的岷江至长江的吴淞口全长公里,最后以一首宋朝李子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来结束我们的长江诗词之旅。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