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聪明智慧,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建造了许多著名的亭台楼阁。
诗人们漫游四方,对这些著名的亭台楼阁赞不绝口,写出了许多著名的诗篇,描写了他们眼中的优美风景,抒发了他们的胸怀抱负,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跟着诗人去漫游,笔者精心选取了谢亭、北固亭、凤凰台、幽州台、黄鹤楼、鹳雀楼、滕王阁、蓬莱阁等我国古代著名的八处亭台楼阁,又精心选取了李白、杜甫、王之涣、陈子昂、许浑、李涉、辛弃疾、苏轼等著名诗人的八首经典诗歌。这八首著名诗词里的亭台楼阁,您可曾去过?这八首著名诗词,您知道几首呢?
让我们跟随著名诗人的步伐,一起去品味诗意的亭台楼阁吧:
一、亭
亭,一般是指置于高敞或临水之处的小型单体建筑,本身就是一处小巧秀丽的风景,主要是供人们休息、纳凉、避雨与赏景之用。
我国的名亭有很多,北京有别具韵味的陶然亭,杭州西湖的湖心岛上有湖心亭,安徽滁州琅琊山有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亲自命名的醉翁亭,山东济南大明湖里有被杜甫评为“海右此亭古”的历下亭,湖南长沙市岳麓山上有因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而改名的爱晚亭,喜爱书法的朋友肯定知道浙江绍兴有以《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的兰亭。
关于亭的古诗词,我选择了唐朝著名诗人许浑的《谢亭送别》和宋朝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公元年的夏天,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眺来到安徽宣城担任太守之职,他在宣州的北郭外建了一座亭,取名为谢亭,又叫谢公亭。他的朋友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范云要赴零陵任职,谢朓在谢亭在为他送别,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唐朝著名诗人许浑的诗多写“水”,后人把他与杜甫并称“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许浑在谢亭送别一位友人后,写出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诗的前二句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离情,后二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别绪,表达了许浑送别友人后的惆怅与孤独。“满天风雨下西楼”这一句,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被誉为千古名句。
镇江古称润州、京口,北固亭建在镇江的北固山上,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据说,三国时期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后来孙尚香被骗回东吴,当她听到刘备在白帝城病殁的噩耗后,孙尚香就在这个亭里设奠遥祭刘备,然后投江自尽,以身殉夫,为了纪念这个感人的故事,人们将此亭又称为祭江亭。
宋宁宗开禧元年(年),韩侂胄执政,积极筹划北伐,老将辛弃疾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不久,又把他派到与金军对垒的第二道防线镇江去做知府。
六十多岁的的辛弃疾登上北固亭遥望北方,触景生情,他渴望像古代的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感慨之下,老词人写下这首千古绝唱。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全词即景抒情,借古讽今,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表达了辛弃疾的一腔爱国豪情,也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二、台
台与亭的区别,主要看它的地平面是水平建起,还是筑高地基再建起,水平为亭,高地基为台。《园冶》里解释道:“园林之台,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木架高而版平无屋者;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俱为台。”
我国的名台也有很多,在河北涿鹿县有纪念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轩辕台,商纣王建造了奢侈华丽的鹿台,结果自己在鹿台上自焚而死。燕昭王为了广招天下人才而建的黄金台,一代枭雄曹操建造了凝聚文人雅士的铜雀台等。
凤凰台位于南京,据《江南通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元嘉十六年,有三只大鸟翔集在一座山顶,这大鸟文彩五色,状如孔雀,其他的众鸟都臣服在它们的身下。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这就是凤凰,就把这座山称为凤凰山,在凤凰落脚的地方建了一座高大的观景台,称为凤凰台。
诗仙李白曾来到南京,他信步登上了凤凰台,看着脚下的历史古迹,浮想联翩,受到崔颢的名作《黄鹤楼》的启发,写出了气势恢宏、气韵高古、格调悠远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他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神奇的传说故事有机的结合起来,怀古言情,表达了他对深沉历史的感喟和对现实的清醒思索。
幽州台即黄金台,故址在北京的西南,又称蓟北楼,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燕昭王采纳了贤者郭隗千金买马的建议,他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黄金台,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使燕国人才济济,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
唐朝著名诗人陈子昂很有政治见识和才能,他直言敢谏,但不为武则天所采纳,并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这使陈子昂的心情非常苦闷。武则天神功元年(年),陈子昂独自登上幽州台,他登高远眺,凭今吊古,感慨无限,写出了慷慨悲凉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该诗深刻地展示了陈子昂在理想破灭时的孤寂与郁闷,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全诗长短不齐的句法,苍劲奔放的语言,慷慨激昂的调子,读后极易获得人们广泛的共鸣,令人为之而动容。
三、楼
我的名楼有很多,有“江南三大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说,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望湖楼、大观楼、散花楼、芙蓉楼、谢朓楼、阅江楼、钟鼓楼等等大家都耳熟能详。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区,下瞰洞庭湖,前望君山,自古就有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流传着“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神奇传说。
范仲淹从来没有去过岳阳楼,但是他凭借好友滕宗谅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作《岳阳楼记》,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仁人之心,表达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使岳阳楼的名声大噪。
唐代宗大历三年(年),五十八岁的杜甫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他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联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他感慨万千,写下一首即景抒情之作: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圣以宏大的气魄、高远的境界刻画了洞庭湖壮观的景象,表达了自己晚年生活的不幸和对国家多灾多难的担忧,流露出诗圣忧国忧民的志诚情怀。
鹳鹊楼位于山西运城永济市,最早建于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宇文护为了镇守蒲州,在蒲州城西的黄河东岸建造了一座军事戍楼。因登上楼顶视野开阔,白云缭绕,所以取名“云栖楼”。又因鹳鹊鸟经常成群地栖息于楼上,故此人们都习惯称为鹳鹊楼。
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是山西太原人,他性格豪放不羁,重情谊、讲义气,常常击剑悲歌。早年王之涣进士及第后,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冀州衡水县主簿,不久他就遭人诬陷而被罢官,从此王之涣过上了四处访友的漫游生活。年,王之涣登上鹳鹊楼写出了他最负盛名的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短短的四句二十个字,却言简意赅,王之涣把哲理与景物、情势融合得天衣无缝,表达了王之涣非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积极探索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一直是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四、阁
“楼阁楼阁”,阁与楼总是连着出现,阁与楼很相似,也可以说是楼的一种,怎样区别呢?一般来说,重屋为楼,四敞为阁,阁的四面都有窗,四周还设有挑出的平台或栏杆回廊,供人们环阁远眺、漫步、观景、游憩之用,也可用于藏书和供佛。
我国著名的阁有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北京颐和园里的佛香阁、山东烟台的蓬莱阁,用于藏书的阁有浙江宁波的天一阁,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北京紫禁城中最大的皇家藏书楼文渊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故宫院内的文溯阁、杭州西湖孤山的文澜阁等等。
"滕王"是唐高祖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他在担任洪州都督时,召集了一批能工巧匠,在南昌东湖区的赣江东岸,修建了一座高大雄伟的楼阁,取名为滕王阁,被后世称为“西江第一楼”。
唐高宗上元二年(年)的九月初九,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受洪州都督阎伯屿的邀请,写出了被誉为天下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二十六岁的王勃用一己之力,让滕王阁扬名于天下。
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令人美不胜收;“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这一句宛如一幅风景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一句让人扼腕叹气;“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一句让人振奋坚强。
唐朝著名诗人李涉,曾任国子博士,所以人称李博士。年轻时李涉和弟弟李渤隐居在庐山的香炉峰读书,他曾登上滕王阁游览。二十年之后,李涉“偷得浮生半日闲”,来到滕王阁故地重游,他感慨万千,写下一首诗:
《重登滕王阁》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好山长在水长流。
全诗描绘了滕王阁的前后变化,委婉地抒发了李涉宦海浮沉、岁月蹉跎的感慨,被评为“全首不事雕镂,而自然凄婉,应是晚唐翘楚。”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蓬莱市的丹崖山上,其下是断崖峭壁,倒挂在碧波之上。整个建筑群由蓬莱阁、天后宫、龙五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大单体及其附属建筑组成,是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游客居身阁上,但觉脚下云烟浮动,有天无地,一派空灵,有乘风欲飞之感。
蓬莱阁最初建于宋朝嘉祐六年(年),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以“八仙过海”的传说和“海市蜃楼”的奇观享誉海内外。蓬莱阁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被誉为“江北第一阁”,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宋神宗元丰八年(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被重新启用,苏轼被任命为登州(蓬莱)知州。
当年十月苏轼到任,他在登州知州任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天。在这五天的时间里,苏轼曾两次登临蓬莱阁,写下了《登州海市》一诗,为胶东的海天奇景留下了不朽篇章。
在《登州海市》的序言中,苏轼写道:“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以上就是笔者精心选取的关于八处著名亭台楼阁的古诗词,我们跟随着诗人们漫游的脚步,品味了诗意的亭台楼阁,对于我的文章,您可曾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