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情别绪的古诗有《赠汪伦》、《送朱大入秦》、《送元二使安西》、《送魏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中送别》等。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推荐解析
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赏析
这首《赠汪伦》中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写出了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送朱大入秦》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推荐解析
朱大你要到长安去,我有宝剑可值千金。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
赏析
这首《送朱大入秦》能激发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推荐解析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滑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史加青萃。具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问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赏析
在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中,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推荐解析
在橘柚清香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江风引来江雨感到了夜凉后送友人上船。好像看到了友人远远的在潇湘的月照之下,愁绪里听到两岸猿啼声而感到夜长难眠。
赏析
《送魏二》全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有朦胧之美,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推荐解析
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将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赏析
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遐想的艺术效果。
《送别》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推荐解析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赏析
这首《送别》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的关切爱护,以及劝慰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推荐解析
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赏析
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推荐解析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赏析
这首《芙蓉楼送辛渐》描写了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推荐解析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推荐解析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