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6日讯(记者周满珍 通讯员郭元芳)26日上午,杨克新诗集《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分享会在卓尔书店举行。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邹建军担任主持,诗人刘向东、诗歌评论家何言宏担任分享嘉宾。
华中师大教授邹建军、诗人杨克。通讯员振宇摄
杨克是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诗集《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的主要是诗人最新作品,一共分为三集,第一集主要是对时代的“在地书写”,以诗歌《天河城广场》为代表,为时代留下真实可靠的精神图像。第二集主要是从诗人的眼光看待当代高科技元素,如新型网络空间、火箭发射、量子,体现出诗人敏锐的眼光。第三集主要是写人与自然的关系,邹建军重点提到了《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构思独特,具有创造性。还有一首是写武汉的《大东湖》,开篇就写“东湖是古人遗忘给现代诗的”,理由是“从崔颢到李白,有那么多人吟咏黄鹤楼;伯牙和钟子期,有那么多传说留在古琴台”,竟无人发现百湖之湖的东湖,“大得让人无法逼视,坦坦荡荡呈现大自然的本来面目”。邹建军直言:“希望这首诗能够被刻在东湖边上的大石头上,成为重要的文化景观。”
诗人刘向东和著名诗歌评论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何言宏从杨克的创作状态谈到杨克的城市诗,认为他是中国城市诗当中领先的诗人,其创作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城市的巨大变迁。
杨克认为诗歌创作有两面,写作既跟自己生活的空间有关系,也面向未来。当下的诗人应该向李白学习,既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同样应该有床前明月光,表达人的普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