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稽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地带,盘居着一条神秘而古老的历史文化名溪一一若耶溪。
若耶溪畔青山叠翠,溪岸花色重重,溪内流水澄清,神话传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三三两两、似隐非隐的垂柳下,溪水西岸的洗纱女,她日照新妆明楚动人,香袖风颻轻举巧妙。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若耶溪,吸引着历代众多文人雅士泛舟咏吟,用无数诗篇,展现若耶溪特有的妆容和醉颜。
宋代陈舜俞这样描写《若耶溪》:
十里澄溪溪上山,溪光无际照山颜。
天嫌俗眼寻常见,地惜群峰左右关。
蓬岛也应非海外,琼台争合贮人间。
维舟正欲踟蹰饮,坐见苍烟罩翠湾。
我乘舟随着连绵不断而澄清的溪水引流而上,仿佛到了仙境一般,阳光映射的溪水里倒映着两岸的层叠的青山,天上恐怕都看不到如此美好的胜景,神祇也叹惜她的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篷来岛也只不过是在海外,琼台也妒忌她长时间的停留在人间。我坐在船上将要准备饮酒时,却又见层层云烟笼罩在这翠玉般的溪水湾。
唐朝诗人崔颢不仅名诗于黄鹤楼,还乘舟兴览若耶溪,尽现无限风光……
《入若耶溪》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小舟畅快的在若耶溪上快行,船浆轻快拍打着碧水,很快到了云林佳境。我欣喜的起坐于船中游玩,俯瞰水中,任凭鱼跃,抬望上空,任由鸟飞,碧绿的水波轻摇不定,山影在蜿蜒的溪水里晃晃浮动。我聆听着畔岩中不断的响声,一路上环境格外清幽宁静,我停下手中的船浆看向映照的余晖,完全沉浸在了夕阳洒落之下的空灵境地。
《入若耶溪》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入溪的小船从北向南在溪流中通行无阻,远远望去自南向北流向的溪水像是要与天空相接。远处高高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的云霞,太阳的光照映射在蜿蜒曲折的水流缓缓而动。阵阵蝉噪声,更加显得林间的寂宁,声声鸟鸣声,让人更加觉的山中的幽静。如此美好的地方让我萌生了归隐的念想,因多年来厌倦的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感到悲伤。
春天星夜下的若耶溪又别是一番洞天。
《春泛若耶溪》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我寻幽防隐的心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一个春花月夜的晚上,泛舟到了若耶溪,习习的晚风,吹拂着小舟,一路沿着开满鲜花的河岸荡入溪口,仿佛进入了桃源胜地。星夜又转过西边的山谷,隔山仰望天上的南斗。潭水上升起水汽迷离的烟雾,林中的月亮仿佛低落在行舟的背后。世事缥缈迷茫,不如在此做一名隐居的垂钓老翁。
唐代独孤及的《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万山苍翠色,两溪清浅流”;宋代释行肇的《泛若耶溪》“积水连远空,落日垂万象”;李绅《若耶溪》“岚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浔”等诗句对尽显若耶溪的空灵,均让人不禁有在此静化凡尘间的身心之念。
唐代孟浩然和丘为的诗中的若耶溪,还有岸边垂钓的老翁,清洗衣衫的新妆少女,借以衬托山村的宁静与安祥。
《若耶溪泛舟》唐代/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泛若耶溪》唐代/丘为
结庐若耶里,左右若耶水。
无日不钓鱼,有时向城市。
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
每得樵风便,往来殊不难。
一川草长绿,四时那得辨。
……
在春风十里满若耶,与你相逢此溪曲,胜托在烟霞!
若耶溪又称浣纱溪,今名平水江,是绍兴地带最著名的一条溪流,发源于峨嵋山茅秧岭,向北流入,全长23.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