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唐诗生生不息永远流传

文学和科技是人类发展的两线,不仅不并轨,还不平行发展。科技不断超越,简直像换了天地。

文学却在转圈,却不螺旋提升。

诗歌以唐最盛,词以宋优,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一种文学形式到了一个高峰只能仰望,难以超越。于是文学到了现代不断变通,古诗变成新诗,小说玩探险、侦探、武侠、穿越、科幻。

在资讯闭塞的古代,唐诗为什么有极强的生命力,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究其原因,无非有三。

(一)

有归属,写给某人的。

某人一定会殚精竭虑保存下来,代代相传。

最有名的、赠送普通朋友的诗歌。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人互赠的。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友谊地久天长,诗歌自然地久天长。

(二)

写给某地某物的。

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歌与名胜古迹交相辉映,彼此成全。名胜古迹仍在,江湖自然永远有其咏物诗歌的存在。

(三)

不关风月、人与事,只因拨动人心。

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首独善其身、修身养性、怡然自得,一首汪洋恣肆、身处逆境却豪迈不羁。这些都拨动我们内心深处的琴弦,都是人生渴望和追求。

(四)

这三要素,外加唐诗本身的音律、意境极美,就是唐诗生生不息、永远流传的所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