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无疑是武汉的地标,年建成开放的当代黄鹤楼是如何设计建造的,楼内笔画又有何意义?9月28日,黄鹤楼公园白云阁启动的匠之心·鹤之情——当代黄鹤楼建筑设计与壁画创作手稿展正式开放迎宾,该展将解密黄鹤楼的建造过程。
当代黄鹤楼于年建成开放,由中南建筑设计院原副总建筑师向欣然设计。楼内一楼壁画《白云黄鹤》、一楼半壁画《黄鹤楼传说》、二楼壁画《孙权筑城》和《周瑜设宴》、三楼壁画《人文荟萃》、五楼壁画《江天浩瀚》分别由中央美术学院原教授周令钊、戴士和、孙景波、华其敏和楼家本创作。黄鹤楼的建筑和壁画已成为公认的时代经典,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游览观赏价值。
据了解,因历史原因,黄鹤楼建筑设计和壁画创作手稿未能被黄鹤楼所珍藏。目前,黄鹤楼总设计师和壁画大师共6位大师多已年逾古稀,最长者周令钊已近岁。为保护黄鹤楼历史文化,记录各位大师对黄鹤楼所做的历史性贡献,经与各位大师沟通,将在黄鹤楼公园白云阁举办“匠之心,鹤之情——当代黄鹤楼建筑设计与壁画创作手稿展”,展示各位大师当初的设计创作手稿。
在开幕式期间,还将邀请各位大师回忆和阐述当初设计创作的理念和过程,将其拍摄成专题纪录片。在活动过程中,经大师同意,还将收藏大师的设计创作手稿或手稿的高精仿件。黄鹤楼公园将通过举办本次活动,为当代黄鹤楼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黄鹤楼公园管理处主任董冲介绍,黄鹤楼在近年的岁月中屡毁屡建,几经沉浮。但幸运的是,每个时代总有那么一群人,用他们的心血守护着这座楼,让它屹立在此,看尽潮起潮落,让它住进人们的心里,历经云卷云舒。
董冲表示,举办这次的手稿展是对黄鹤楼历史的负责,对这些艺术大师和他们作品的尊重。
关于更好挖掘宣传黄鹤楼文化,董冲指出,黄鹤楼公园未来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个是当好“搬运工”、办好“加工厂”、做好“推销员”,挖掘整理黄鹤楼文化史料,通过很多创新的手段把文化展示出来,通过各种途径把黄鹤楼文化呈现给游客,希望通过这个手稿展近距离接触创作者,让游客切切实实体会到黄鹤楼的文化。
此次为期3个月的“匠之心鹤之情——当代黄鹤楼建筑设计与壁画创作手稿展”,将展示各位大师当初的设计创作手稿。
附:解密黄鹤楼上的五幅壁画
一楼《白云黄鹤图》壁画作者:周令钊
该陶版壁画高9米,宽6米,由块彩色陶版镶嵌而成。壁画取材于《橘皮画鹤》的古代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画面分为天上、人间两部分。天上,仙人竹笛横吹、驾鹤腾飞;人间,众人载歌载舞,欢聚黄鹤楼前。楼前是郁郁葱葱的林木,楼四周有大片的白云缭绕,背后是滔滔江水。整幅画描绘了驾鹤仙人与世人同乐的祥和景象,呈现出欢乐、浪漫的意境。该壁画由中央美术学院周令钊教授精心创作,宜昌陶瓷厂烧制,展示了一楼大厅的艺术主题——“神话”。
一楼半《辛氏酒家》壁画作者:戴士和
该壁画描述了关于黄鹤楼起源的古老神话传说:一位仙人化身道士在江夏江边游乐,到辛氏酒家开怀畅饮而未付分文。辛氏殷勤好客,毫无吝色,数年如一日。为答谢辛氏的千杯之恩,道士取地上橘皮(一说瓜皮)于壁间画鹤,鹤能应招下壁起舞,自此酒店生意日益兴隆。而后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骑鹤而去。为纪念仙翁,辛氏就地起楼,取名“黄鹤楼”。该壁画长10米、宽1.5米,由中央美术学院戴士和教授根据上述传说创作、绘制。
二楼《孙权筑城》壁画作者:孙景波
该壁画以石匠背石登山的面画,再现了三国时期孙权率军在临江负险的江夏山(今蛇山)上筑城建楼,以瞭望江面敌情的历史场景。壁画从上到下分为四层:第一层《士兵出征》描写三国时作战的情景;第二层是孙权在审定修建黄鹤楼的计划;第三层是始建黄鹤楼的场面;第四层是士兵执矛挥鞭监督工匠的劳动。整幅壁画反映了黄鹤楼最初作为重要军事设施而建的整个过程,为中央美术学院孙景波教授以历史故事为题材所创制。
二楼《周瑜设宴》壁画作者:孙景波
该壁画描绘的是一个从《三国演义》小说改编而来的戏曲故事:东吴大都督周瑜设计请刘备过江议事,于黄鹤楼中设宴,企图乘机扣刘备为人质,逼迫刘备把久借不还的荆州交还给东吴。而刘备军师诸葛亮将计就计,派大将赵云陪同赴宴护驾,并授赵云在事成之后脱身妙计——让赵云用周瑜当初授与诸葛亮在设祭坛、借东风时的一支护身令箭,骗过楼下东吴伏兵,护刘备脱身,最终与早在江边等候的诸葛亮乘上一叶快舟,顺利返航。该壁画为中央美术学院孙景波教授以《黄鹤楼》戏剧故事为题材所创制。
三楼《人文荟萃·风流千古》壁画作者:华其敏
该大型陶瓷壁画是由三幅相连的绣像组画构成,描绘了唐宋时期13位文化名人(从左至于右依次是:杜牧、白居易、刘禹锡、王维、崔颢、李白、孟浩然、贾岛、顾况、宋之问、岳飞、陆游、范成大)的潇洒风姿,并选录他们歌咏黄鹤楼的诗词为题款,分别题写在画像的旁边。壁画图文并茂,人物如真人般大小,形象栩栩如生,由中央美术学院华其敏教授创作,山东淄博陶瓷厂烧制,表现了这一层楼大厅的“人文”艺术主题。
五楼《江天浩瀚》壁画作者:楼家本
该壁画由中央美术学院楼家本教授创作。壁画共10幅,面积90余平方米,全部采用写意渲染的国画技法精心绘制而成。正中壁上的3幅是组画的中心,分别描绘了长江的古老文化,长江的汹涌波涛和黄鹤楼的兴废变迁。其他7幅绕大厅一周,分别表现的主题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及沧海横流。10幅壁画从大禹治水、屈原行吟到李白醉酒、岳飞抗金……完整地表现了万里长江的自然与人文风采,体现了这一层楼大厅所内涵的艺术主题——“永存”。(武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