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区的业主群里,有人发了这一条信息:
湖北武昌黄鹤楼有一幅清朝人符秉忠写的对联。我再写下来,在防疫取得较好战绩的情况下,值得一读!上联:爽气西来,云雾打开天地憾。下联: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千古愁。
老人的拳拳之情和祝福之意,令人感动。的确,当下的战疫,引用唐代诗人崔颢的诗句就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是,我们又满怀信心战疫成功,等待胜利之日,一定是“波涛洗净千古愁”!
其实,黄鹤楼有很多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去践行,尤其在当下战疫的关键时刻,这些精神促使人们更加奋进!
01
黄鹤楼概况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蛇山之巅,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该建筑也与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江西省南昌市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年),屡建屡毁,凡十次之多。最后一次,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年)。年,在它最后一次被毁周年之际,开启第十一次重建。
黄鹤楼“屡毁屡建”,可谓“百折不挠”,因为它是国人独特的文化精神传承。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引用美国作家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那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谢谢你,黄鹤楼。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虽然我们遭遇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百折不挠,一定能够胜利!
02
黄鹤楼传说
黄鹤楼的得名由来,与一个传说有关。传说,古代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鹄矶开一酒店。一天,一位白发银须的道士进店化缘。店主以佳酿款待,道士随即用橘皮在墙壁上画一黄鹤。临别时对店主说:“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从此酒客盈门,辛成巨富。一年后,道士重来,取笛鸣奏,黄鹤下壁,道士便乘鹤升天而去。一说这道士是王子安,一说是费文。
很多名人都曾登临黄鹤楼(例如李白,在这里“送孟浩然之广陵”),留下了很多诗词、对联、故事。纵观古人写的诗词也好,对联也罢,一般都引用了“仙人乘鹤”的传说。
李白在《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中,便写到这个传说。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那首最有名的诗歌——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也提到这个传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个浪漫的传说,彰显了我们传统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美好品质。在当下的战疫中,我们也在践行这种美好品质。
近来,日本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发展。中方对此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