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寂寞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

听朋友说,黄鹤楼是失意文人抒怀感伤的地方,所以在辞别了郑州的工作之后,我马不停蹄的奔向了武汉,奔向了那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感情的失意和生活的不顺,已经让我再也面对不起这触景生情的伤心之地,我所能做的,也只有逃避。既然要逃,我依然决绝的逃向了黄鹤楼。

在郑州去武汉的车上,我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黄鹤楼,真的能够治愈我千疮百孔的心灵吗?也许会让我的忧愁更加的深邃。可是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去黄鹤楼走一遭,即便是被千古的寂寞淹没致死,我也不会后悔,人的出生不就是为了经手那千千万万的磨难吗?既然要痛,何不痛的痛彻心扉?

武汉破旧的火车站就像是我破旧的心一样,仿佛是风一吹就会碎掉似的。可是现在的我完全顾不上这些,打了一辆车,就直奔黄鹤楼而去。这虽然不是周末,可是黄鹤楼依旧是人头颤动。走进黄鹤楼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里的寂寞已经荡然无存,黄鹤楼再也不是我心目中的黄鹤楼。

在我的想象中,黄鹤楼一定是一轮落日,将江水染的昏黄,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流露出沧桑,怅然白发的老翁独坐江边孑然长叹。就在这样的一幅画面里,江水、长天,甚至是乌木的阁楼,都变成了一种颜色,黄土高原的黄,看到这样的景色,游子会思念家乡,思妇会涓然泪下,而我,会想沉入这江水。

黄鹤楼,一定会作为我生命的终点存在,我也将以屈原的方式,祭奠这千年的寂寞,这失意文人的心情,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望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故事。我的伤心和泪水一起淹没在滚滚江水中,我的情思和伤感,在黄鹤楼的落日余晖中,一点点的殆尽,而我,将归属在寂寞的历史中。

可是眼前的黄鹤楼并非我想象中的那样,而是作为一个景区存在,既然是景区,就少不了来来往往的游人,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在这个千年的故事中,演绎着赏心悦目的心情。现实中的黄鹤楼依山而建,旁边还有岳飞亭、白云阁、紫竹苑、落梅轩、古肆街等,这显然不是我想看到的黄鹤楼。

带着小小的失落,我随着有人一点点逶迤前行,不知不自觉中走进了崔浩题诗图的地方。透过形形色色的图案,我竟然走进了千年的历史中,我看到崔浩一个人站在江边,一边长叹,一边在墙壁上写下了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无奈。那时候的他一定是极尽心酸的,那时候的他一定是落寞惆怅的。

他一边写,一边看着夕阳一点点的将江水搅黄,当白云千载空悠悠完全呈现在墙壁上的时候,崔浩竟然哭了起来,逇无比伤心,哭的肝肠寸断,这就是古人长歌当哭的样子吗?我不知道,在我苦苦思索的时候,我有看到崔颢笑了,肆无忌惮的大笑、狂笑,笑声随着江水闯到了悠远的地方。

我很想去,和他一起放声大哭,和他一起开怀大笑,可是当我走近的时候,我发现崔颢已经不见了,历史已经消失在了我的眼前,几个外国朋友从我的眼前走过,我不得不相信,古人的情怀已经慢慢的飘远,当今的社会,已经不再单纯。再也找不到那些性情中人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左右逢迎的媚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的黄鹤楼能怎么样呢?所有的美好毕竟是留不住的,所有的快乐毕竟是留不住的,那些美好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不再回来的回忆,回忆有多心酸,谁能够数的清呢?恐怕这滔滔不尽的江水,掺杂了太多伤心人的眼泪吧。江水流不尽,人的寂寞和心伤,什么时候又会到头?

我站在黄鹤楼上,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傻傻分不清楚,是寂寞的江水催生了寂寞的文人,然后寂寞的文人又在黄鹤楼寄托了寂寞?还是黄鹤楼本身就是寂寞的,文人也是寂寞的,将水也是寂寞的?千古岁月里的故事,悲伤与否?凄凉与否?与我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黄鹤楼,已经不是历史中的黄鹤楼。

我一步一步的从台阶上走下来,我不知道我的一步一步跨过了多少的岁月,但是文人的寂寞是亘古不变的,文人的誓词是永久流传的,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样的寂寞中慢慢地死去,就像是得不到母乳滋养的婴儿,一点一点的,失去生命的痕迹,我从千里而来,然后安静的躺在黄鹤楼的怀抱里。

安静的躺在历史的怀抱里,躺在失意人的怀抱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