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名字是怎么来的?黄鹤是什么?唐代诗人崔颢的名句“昔人已辞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让地处武汉的黄鹤楼名声鹊起,名闻遐迩,成为十大名楼之一。
关于黄鹤楼的由来传说众多,基本都是杜撰演绎,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楼因鸟得名。但却不可能来源于黄鹤,因为世间根本没有黄鹤这种鸟!
据《南齐书》记载:“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元和郡县志》记载,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黄盖在黄鹤矶上修建了一座瞭望楼。清康熙《武昌府志》记载:“夏口城,在城西黄鹄山,孙权所筑,其城依山负险,周二三里。”由此可知,“黄鹤楼”其实是“黄鹄楼”。
黄鹤楼起源于三国时期,兴盛于唐代(因为崔颢的诗),后来屡屡摧毁于战火又屡屡重建,达30余次。清光绪十年,因为民房起火,重建不到20年的黄鹤楼再遭烧毁,黄鹤楼的封建时代结束。
现在伫立在长江畔的黄鹤楼,是年由设计师向欣然设计建成的,他参照清同治楼,体量扩大,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造型大气精美,获得年“鲁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