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人“斗诗”失败心中不服,19年后再写一首,谁水平更高?
开元十六年(公元年)的夏天,李白和好友一同来到黄鹤楼游玩。当时的李白已经声名远播,此次来到黄鹤楼也想为黄鹤楼写一首诗。李白一向对自己的才华十分自信,自称“少长江汉”,又说:“我本楚狂人。”此行他也是抱着写出千古名作的念头。
李白先在黄鹤楼的题诗壁前看了一下其他诗人留下的作品。一圈看下来没有让李白十分满意的诗句,直到他看到崔颢那首《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笔锋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结束,意境深远。
严羽曾在《沧浪诗话》评价这首诗:“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李白看完后也大为赞叹,打消了作诗的念头,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9年后,李白被“赐金还山”,一路来到了金陵,登上了凤凰山。因为自己的遭遇,李白心中有气但无处宣泄,在凤凰山上看到眼前之景,不禁有所感慨,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其实可以看出,这首诗很明显地模仿了崔颢那首《黄鹤楼》,但李白此次写得非常走心,想必是要和崔颢一较高下。
诗的前两句点题,点明了凤凰台的由来;三四句概括了凤凰台作为六朝故都所见证的历史兴亡。“吴宫花草”,表现昔日吴王的苑囿的似锦繁华和如今的湮没幽径;“晋代衣冠”,是表现当年东晋豪门权贵的荣耀,如今他们的孤冢却散落在荒烟之中。
颈联两句透露了无限的凄凉看到眼前之景,这江山古迹留下的兴亡故事让人慨叹不已。
尾联两句诗人又回到现实,“浮云蔽日”,是指朝中奸佞当道,“长安不见”是指自己远离朝廷,不被重用,使人感到无限的忧愁。
整首诗作者通过对凤凰台的凭吊,抒发了深沉的历史叹息和忧时伤世的心情。
那么,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谁更胜一筹?
明朝的谭宗表示,这两首诗应当“同冠七言”;
同朝代的瞿佑则认为,《登金陵凤凰台》和《黄鹤楼》相比,就像是诸葛亮之才十倍于曹丕。
现代学者施蛰存先生评价: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要比《黄鹤楼》技高一筹。
总的来说,人们对这这两首诗的评价众说纷纭,一直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李白的名号贯穿古今,有人自然爱屋及乌,但崔颢的《黄鹤楼》被看作“七律第一”也自然有其道理。
不过,李白在《凤凰台》中表达的感情是忧时伤世,而崔颢的《黄鹤楼》则是简单的乡愁,相比之下,崔颢的思乡之情也许更能引起共鸣。从这一点看,李白这首诗要稍稍逊色于崔颢。
尽管如此,李白的诗依然有其自身的魅力,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人生态度,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告诉人们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则表达了不愿与人同流合污的心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其实在历史上,不仅仅李白这一位众人皆知的诗人,还有许多那些人不为人知,诗词却流传千古的诗人。
而我们透过这些诗词,不难发现,不管这个人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是在诗词上有所成就的话,那么这个人定是非同凡响之辈。
即便是放在当下,我们也会对那些那些从小饱读诗词,出口成章的人,另眼相看!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夺得冠军并爆火的武亦姝了!
有人这样形象的比喻:从小爱玩手机的孩子,若是见到一池子的荷花,都是大喊一声:“妈妈!荷花!”,而从小就饱读诗书的孩子,一出口便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但是,如果纵观当下,我们就会有疑问了,为啥现代人很少能写出来像古人那样的诗句呢?
在我看来,还是在于现代我们接触诗词太少了。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大会》,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大会》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现在全套《中国诗词鉴赏》8册只需一顿饭钱。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如果你需要,点击下方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