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短视频哪家强网信天津

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4530121.html

导读

短视频“短小精悍”的特点成为其广泛传播的一大秘籍,成功弥合了受众快节奏的阅读习惯,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显示,截至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较年底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88.8%;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从视频中获取大量信息已经成为每一个受众的常态。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不同的媒体共同发力,利用起短视频这一“利器”,在疫情信息传播过程中,既提升了传播效果,又展示出了独有的传递特色。

主流媒体:激奋人心,主旋律高昂

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众多制作精良的短视频,记录了众多在抗击疫情中有着巨大贡献的英雄形象,突出了奉献、力量、团结、永不放弃等为核心要素的主旋律。

截止年3月2日,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为主的主流媒体累计发布相关微视频50余部,累计播放量超过3亿次。《武汉,等你重启》《站在暴风之眼》《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等春来》《雪过天晴的武汉》《武汉莫慌,我们等你》《致敬一线医护人员》《火神山icu护士的三个角色》《决战武汉》等优秀视频作品记录了抗疫战役中的英雄人物,传达了永不放弃的抗疫精神。

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短视频《你见过凌晨4点的武汉吗?》,以写实的镜头记录下凌晨四点的武汉,记录了平凡人物不平凡的身影。他们是奔波忙碌一腔热血的志愿者、疲惫不堪仍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一线安保人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了《微视频丨母行千里儿担忧》,以采访一线医护人员和孩子的形式表现抗疫逆行者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付出。孩子稚嫩的话语和文字打动了视频受众,让该视频获得大量传播。

新华社新华视点发布了短视频歌曲mv《你是英雄》,联合东朗兄弟文化传媒集团,以歌曲的形式向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致敬。动人的旋律和感人的画面以及舒缓的节奏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果。

2月3日,一个时长为2分2秒的短视频《武汉莫慌,我们等你》在网上迅速传开。几个简单的画面,几句简洁的开头语,勾勒出疫情发生前后武汉生活的反差,曾经车水马龙的街道如今空无一人:想念早高峰的堵车,想念网红店排队还有桌,想念最后一碗热干面被前面的大爷端走……因为太过“戳心”,很多人误以为这个视频是武汉打造的最新城市宣传片,但这其实只是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自发制作的宣传片。

在这些温情信息的传播中,既有催人泪下的动情故事,又有让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形象。这些以主旋律为核心主题的声像信息能够直击人心,给予每一个人坚强的力量。

新媒体:形式多样,信息传递接地气

新媒体是在互联网新技术背景下出现的,以传统媒体为依托、以新媒体为平台提供内容和服务的新型媒介组织。随着我国媒介转型的不断推进,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兼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者优势的新型融合媒体,例如天津的“津云”新媒体、湖北的“长江云”新媒体。这些媒体在信息传递和传播语态方面更具特色,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新型融合媒体利用了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和“接地气”的传播手段,从心理上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津云新媒体的众多短视频作品都给人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手绘视频《战地日记》、漫画视频《新冠肺炎的防控指南》、木偶相声《疫情防护三字经》等视频,插入了相声、漫画、手绘等元素,尽显本地特色。丰富多样的呈现形式让短视频具有更多的吸引力,信息传播的效果更加深入人心。

湖北“长江云”新媒体发布歌曲短视频《武汉伢》。以武汉方言“武汉伢”为标题,以“热干面”“长江大桥”“黄鹤楼”等武汉当地的美食和景点为画面,邀请17位来自武汉的文艺工作者来演唱这首催人泪下的《武汉伢》,她们唱出了武汉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也唱出了希望。给每一个武汉人心中都带来了温暖。

社交媒体:共同发声,扛起传播大旗

社交媒体通常是指依托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能够给予受众一定的信息空间来交流和分享信息,交换观点和意见的信息聚合平台。我国的社交媒体主要以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