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参考翻译:
老朋友面西作别黄鹤楼,在繁华绮丽的阳春三月,乘船东下扬州。帆船越走越远,只留下一个影子,最后在水天相连的蔚蓝天空中消失了,只见那滔滔长江水向东奔流。
字词解释: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春天薄雾霭霭、柳絮如烟、鲜花掩映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作者简介:
李白(年—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拼音注音:
闲聊:
年近40的孟浩然参加科举考试,但还是没有考中,此后孟浩然便纵情于山水之间。
当李白得知孟浩然要下扬州,便约在黄鹤楼相见,送别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且早有诗名,虽然仕途不畅,但在外人眼中活得相当潇洒。或许正是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吸引了李白,从某种程度来说,李白其实是孟浩然的粉丝。
李白曾写诗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站在黄鹤楼上,李白目送孟浩然很久,有些不舍,但并没有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充满忧伤。在天性同样潇洒的李白看来,孟浩然只不过是换一个地方潇洒罢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