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懒政不可取,禁放烟花这是剥夺了

昨日,我发现人民日报发了一条动态,这条动态是向地方政府建言的动态:

不宜禁放鞭炮,拿环保说事一刀切是懒政、蠢政和霸政。

众所周知,过年除夕燃放鞭炮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燃放的历史距今已经有多年了。

过年放鞭炮也是我们几千年璀璨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种文字中,诗词中,都有着描绘烟花的优美诗词!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闻名到至今的古诗,让很多人把工作的地点都定为了扬州。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把烟花描绘的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那种美好的景象通过作者寥寥数语,刻画的入木三分。

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凤吐花。

这首明代刘绘在除夕夜看烟花写出来的《元夕同杂宾里中观放烟火》,烟花燃放时像是成千上百枝的火龙含着烛火飞上天空,色彩斑斓的烟花像是美丽的缨络,犹如凤凰吐出五彩的火花。

写出了作者在除夕夜看烟花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烟花像美丽的璎珞,更像凤凰涅槃吐出的火花。

。。。。。。。

老百姓们都喜欢烟花,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辛苦了一年,在一家阖家团圆的日子里,烟花和鞭炮,都是寄托着我们对过年的热爱。

那一声声响的鞭炮,让我们和家人的心,拉的更进了。

我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燃放着鞭炮。

我们一群孩子,一大早就起来,早早的全村跑去拜年。

而且还带着弟弟们去捡别人家没有燃放完,或者没有完全炸的鞭炮。

捡起来带回家,自己加工做很多东西。

没有燃放完的鞭炮可以从中折断,取出里面能燃烧的火药,倒在一个小罐子里。

然后把一些鞭炮引线接长,大家捂着耳朵躲在一边,一个胆大的小伙伴去点火。

随着“轰”的一声响,孩子们的快乐也达到了顶峰。

也会在过年的时候买一些二踢脚,去炸鱼....

但是,随着慢慢长大,鞭炮变得越来越是个禁忌了。

喜闻乐见的鞭炮变成了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很多专家纷纷建议禁止燃放鞭炮。

说鞭炮污染环境,而且还出过很多事故,必须得禁止。

燃放可以,必须得有官方指定的地点,还得有专业许可证的人才能够燃放。

如此种种的约束,让越来越多的人停止了那颗燃放鞭炮的心。

而年味,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很多人都哀叹,我们原来的年,回不去了。

其实,春节就放价几天,几天的快乐时间。

燃放鞭炮,只要大家都注意安全,不要把鞭炮朝着人群中去扔,那怎么会有问题呢?

就因为几天燃放烟花,就污染了环境?

问题是禁止燃放烟花了,也没有见过空气更好了,环境更好了。所以,鞭炮没有必要背这个污染环境的锅。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更多是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导致的,水污染则是乱排化学污水和废水导致。

这些年的环境治理已经卓有成效,也许是时候恢复老百姓喜欢的鞭炮燃放,活跃气氛了。

这样才有年味,而不是像人民日报说的,有什么问题,就拿着鞭炮说事,说是老百姓燃放鞭炮导致的。

说这话的专家们,你们良心不会痛吗?

这次人民日报本次向环保部门提议,禁止烟花炮中“不”别拿着环保说事,搞一刀切是懒政蠢政霸政,官老爷逻辑。

我觉得说的非常对,今年刚好也是很多地方优化20条防疫政策的时候。

刚好三年了,我们可以燃放鞭炮来庆祝这个年!

愿我们的美好愿望能够实现,能够早日燃放烟花,我会在烟花中许个愿:

祝我们国泰民安,平安喜乐!

大家怎么看呢?

我是老何,一个爱码字的设计师,喜欢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