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女人,李白与王维老死不相往来,是

唐朝历史上最难破解的谜题恐怕就是王维和李白的关系了,俩人年龄相同,都是盛唐著名的诗人,都出生于公元年,都曾在长安做官,俩人先后在60岁和61岁之际离世。唐代最闪耀的两颗同龄诗坛巨星,却始终没有交集,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十分奇怪和纳闷。

长安的文化圈子不大,各种聚会和茶话会想必不会少,俩人难道就没有在这种场合碰过面,或者没有任何交往,这很让人怀疑,难道是性格上差异太大?

李白与年龄相仿的高适,比自己年幼的杜甫的关系都颇好,三人曾邀约到洛阳一起当驴友,白天游山玩水,晚上夜夜笙歌,玩得是相当开心。由此可见李白是一个擅长交际的人,对同道中人并没有文人相轻的迹象。

王维是有名的佛性诗人,那也是在官场不得意的情况下才开始修身养性,从此迷恋田园生活。年轻的时候,王维和李白都是壮志凌云、气冲霄汉,一样会高声喊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等岂是蓬蒿人!对未来是充满希望和豪情的,这样性格的人不可能不喜欢交朋友。

李白和王维一生中都给朋友写了不少的诗歌,但李白诗中唯独不见王维,王维诗里也从无李白,这实在有些让人费解。

如果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共同语言当然很难做朋友。但李白和王维却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孟浩然。三人之间有许多故事和交往,但都是一对一的。可以想象,三个人的性格中有很多相同之处。王维有首《哭孟浩然》这样写到: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言语间表现得情真意切,感情十分真挚,可见关系非同一般,绝对不是应酬之作。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更是流传甚广,几乎是每个中小学生都会背诵的名篇,李白这样写到: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的思念、回忆、感伤等多种情感跃然纸上,可圈可点。

从上面的诗可以看出,王维和孟浩然的交情十分深厚,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也十分坚固,绝对都不是萍水相逢、泛泛之交。

孟浩然与李白,孟浩然与王维都是好朋友,但是朋友的朋友,却做不成朋友,李白与王维,就这样奇怪地、别扭着,各自在自己的圈子厮混,却毫无交集。

思来想去,俩人为什么不能走到一起,最大的可能就是与一个女人有关。当然,这个女人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而是名震长安、令无数男人日思夜想的女人——玉真公主,当朝皇帝唐玄宗十分宠爱的九妹,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文采过人,是难得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中极品。

玉真公主除了是皇帝妹妹这个众所周知的身份以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使命和身份,那就是为玄宗皇帝选拔青年才俊,专门负责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然后推荐给哥哥。只要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很快就能够平步青云、飞腾黄达,这在长安的文化圈里并不是什么秘密。

李白和王维年轻的时候都是心高气傲之人,才华不相上下。但王维有一个长处李白是没有的,那就是人长得比李白帅气,并且琵笆弹得特别好。

琵笆这种乐器一般是女人比较擅长,但是如果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弹起琵笆来,那自然是别有一番风味,更加会让人侧目而视。

经过朋友推荐,在与玉真公主的交往中,更加帅气和多才多艺的王维无疑占得先机。他21岁中试以后,被任命为大乐丞,相当于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兼总指挥,时不时会在皇帝面前露脸。虽然后来在这个职位上犯了点错误,王维被降职贬放,但这和李白在杨玉环和高力士身上所犯错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李白所犯的错误是难以挽回的,得罪了皇帝最宠爱的贵妃和权臣,官场上的道路基本上就宣告死定了。

然而王维是因为代手下受过,主动承担责任,是随时有翻身的机会的。虽然王维对自己这段卖艺求荣的历史很是不屑,但这毕竟是仕途上一条捷径,所以对于玉真公主,王维无疑是感激的。

然而,李白求见玉真公主的道路却十分坎坷,可以说是一无所获。经朋友引荐,李白住进了玉真公主的别馆,等待接见,这种不知结果的等待是十分折磨人的。因为别馆并不在长安,是位于终南山脚下的一处幽静住所,与繁华喧闹的长安城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李白当时是何种心情,是满怀希望,还是心急如焚?是冥思苦想,还是东张西望?这些似乎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不好:李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知道是玉真公主听说李白放荡不羁名声不好不愿见他,还是因为自己公务繁忙、应酬太多,没有抽出时间到别馆。总之,这次拜见没有成功,李白只好怏怏而归,心情可以从《玉真公主别馆苦雨》中略知一二: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这首诗充满了郁闷、凄苦,怀揣着希望与梦想,渴望在玉真公主面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曾想到连面也没有见上。李白此刻的心情,正如别馆屋檐下滴落的秋雨,山间吹来的冷风,所有的梦想都随之灰飞烟灭了。

玉真公主作为女道士,有其深刻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唐朝女权思想走强,一部分女孩不愿意嫁人,宁愿单身,过更为自由更多选择的爱情生活。“女道士”就是比较体面的身份掩饰。

唐朝的“女道士”可以自由地接待男客,宛如现代文化沙龙的女主人。还有一些女孩是借“女道士”的身份躲婚,躲一年半载的,再重新配人。玉真公主是否是真的”女道士“,史料无从考究,但她周旋于众多青年才俊之间,每每总能掀起情感上的波澜的故事还是不少。

李白与王维,是否有过攀高枝,与公主双宿双飞的幻想和梦想不重要,但是俩人都希望得到玉真公主的垂青,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李白来说,在玉真公主面前,拿得出手的诗歌却没能比得过王维的容貌,这好比争宠的公鸡,在高傲的母鸡面前落败得体无完肤,这种伤心和绝望,或许将是一辈子最大的痛苦。男人的自尊和骄傲,如果受到践踏,除了迁怒于需要献媚的女人,更多的愤怒无疑只会投向竞争者。

这恐怕就是两位顶级大师产生隔阂的肇始原由,为了一个女人老死不相往来,说起来可笑,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谁让我们都是雄性动物,在异性面前都有那么强烈的排他性呢?何况,这是两个罕见的、自尊的、惟才侍傲的一代豪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