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湖北,楚楚动人。荆襄大地,巍巍屹立。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中的湖北,感受湖北的文化底蕴,秀丽风光。
一:提到湖北,一定会想到武汉,提到武汉出镜率最高的当属黄鹤楼了。
提到黄鹤楼最出名的当属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整首诗一气呵成,自然宏丽,成为历朝历代所推崇的珍品。崔颢题诗,李白搁笔,让黄鹤楼更加美名远扬、声播海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一生视孟浩然为偶像,对其推崇备至。在其乘船东下扬州之际,李白亲自送到江边,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目送着一生的挚友挂帆远行,李白心潮起伏,那东逝的江水就犹如李白的依依别情,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同样是李白,晚年和自己的好朋友在黄鹤楼上听人吹笛,无限感慨,写下一首七言绝句,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惊艳了几千年。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长江大桥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的壮举。毛主席在畅游长江后挥毫写下了: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二:提到湖北就不能不提赤壁,三国时著名的赤壁大战就发生在此。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浮想联翩。以小见大写下了这首韵味无穷的诗篇,把硝烟弥漫的战争写得很是蕴藉委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有意思的是据后来考证,苏轼到过的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尽管如此,苏轼的这首词写的却是雄浑苍凉,大气磅礴,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古今绝唱”。
三:其他地方也不遑多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年轻时的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深深感染了李白,山河壮丽,无限风光。
唐代大诗人皮日休即出生于湖北天门山脚下。一日傍晚他登高望远。北望京山,霞飞云舞;南瞰沔水,碧涌平川。
不由得诗兴大发写下了赞美故乡的《天门夕照》:落霞如绮绚晴空,坐对天门欲下舂。十里孤峰层汉碧,数村残照半江红。荒城市螟人归牧,远浦沙明水宿鸿。回首长安何处是,崔峨宫阙五云中。
同一时代另一位著名的诗人王维泛舟汉江,怀着对襄阳的深厚感情,写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诗篇《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神州中南有宝地,荆楚风流耀古今。经历了艰难困苦,经历了崎岖险阻,伟大的湖北人民,苍茫的荆楚大地必将再次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