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原是昔人已乘白云去

白癜风早期症状是什么 http://m.39.net/pf/a_4577569.html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相信大家初中的时候都背过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的地位和影响可以说是非常之大,就连李白都不得不甘拜下风。

崔颢的《黄鹤楼》受到众多诗人的称赞,它还有“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的名号。

不过关于这首诗的第一句,却是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说是“昔人已乘黄鹤去”,一说是“昔人已乘白云去”。究竟哪一句才是崔颢的原诗,哪一句才更好,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我们现在背诵的版本,基本都是“黄鹤”版,持这一版的,有清代金圣叹的《批才子书》,沈德潜编写的《唐诗别裁集》,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唐诗选》等。

而持“白云”版的,有唐代殷璠的《河岳英灵集》,韦庄的《又玄集》,韦縠的《全唐诗》,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元代吴师道的《吴礼部诗话》,等等。

两种版本,各有争论,它们的分布,大概是古著本多作“白云”,今本多作“黄鹤”。

金圣叹在《批才子书》中痛批“白云”版,他的观点主要是,连着写三个“黄鹤”,显示了诗人“浩浩大笔”的诗才,而且如果是白云,黄鹤楼这个题名让人费解,再者,白云易消,既然昔人乘去,不可能至今悠在。

自从金圣叹发了此番言论后,“黄鹤”版就大行于世了,也就是说,原先确实有“白云”,这个版本流传了近千年后,才被改为“黄鹤”的。

那么,站“白云”版的人,又是怎么解释的呢?

他们认为“白云”版原本就有古籍记录,就算是鉴赏诗歌,也不能随意更改底本,而且上下两句,两个白云,两个黄鹤,两两对峙很是巧妙。

这两种意见,针锋相对,孰是孰非,互不相让。

这首诗虽是七言律诗,但前四句,均没有很严格地遵格律诗的平仄对仗规则,所以,不管是“白云”还是“黄鹤”,读起来没有什么差别。

在唐诗中,“乘白云”和“乘黄鹤”的说法都存在,比如萧颖士的那句“中有群仙兮乘白云”,岑参的“独自吹箫乘白云”,刘禹锡的“天上忽乘白云去”,等等。

“黄鹤”也有,如李白的“仙人有待乘黄鹤”,所以在当时,无论是白云还是黄鹤,都是有可能的。

相信大家都听过关于李白上黄鹤楼的故事,听说他当时看到崔颢的诗,一时无法写出更好的,于是离开了,后来也许是心有不服,便专门写了几首,似有决高下之意。

李白仿崔颢写的这两首分别是《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诗的前两句分别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和“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有人认为,既然这是李白专门写来和崔颢的争高下的仿作,那正好可以反过来印证,崔颢的前两句就是黄鹤版的。

不过就我们这几代人而言,似乎读的都是黄鹤版,心理上还是比较偏向黄鹤的,你觉得到底是白云好,还是黄鹤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