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鶴楼公园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公园

“天下江山第一楼”、大武汉标志性建筑

湖北省武汉市黄鶴楼公园

(景区序号:湖北省5A级景区之3、总第)

一、观光实录

(年10月14日)

黄鹤楼公园位于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蛇山上。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城市公园,中国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是公园内的主要景观。每天,特别是双休日,黄鹤楼公园都是游人如织。从西边的司门口大桥头,到南面的阅马场、红楼及大街沿路的人行道上,上下黄鹤楼公园的游人摩肩接踵,有的路段显得有点拥挤。

从东门入园,即可来到黄鹤楼公园的第一景“岳武穆广场”。

岳飞(公元至年),字鹏举,河南汤阴人氏,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英雄。他一生戎马倥偬,在鄂州(今武昌)屯兵时间达7年之久,并从这里出兵北伐,取得了抗金的重大胜利。他在黄鹤楼写下了《满江红·怒发冲冠》和《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千古名词留传至今,成为关于黄鹤楼的永久记忆。

岳飞铜像面对黄鹤楼,通高8米,其中基座2米,系青铜祷造。铜像背后长数米的浮雕上,刻有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手迹,旁边还立有岳飞《还我河山》手迹的石刻。岳飞铜像右手牵战马,左手握有一卷文书,威风凛凛,傲视前方,其英雄气概,世人敬仰。

从“岳武穆广场”沿着山脊前行,前方依次有“精忠报国”石坊、“百花浪溅”石仿、“荷风送香”石坊。

然后,又经过“烟绕鹤楼石仿”、白云阁、“湧丹台”、搁笔亭,即可到达“千禧钟”前。

“千禧钟”又叫千年吉祥钟,位于黄鹤楼以东沿山脊轴线的高台上,是以古代编钟钟架为创作原形衍生、转化而成,重数吨。钟表面有千字铭文,顶部有楚风楚韵的图案。

在“千禧钟”四周,围满了等待敲钟的游人。工作人员在1至10的数数中颂读祈福词。游人则随着数数声和祈福声敲响吉祥钟。深沉厚重的钟声在山脊迴响,游客也获得一份心理安慰。

继续向西而行,不一会儿就可到达黄鹤楼前。

黄鹤楼位于“千禧钟”西面的山顶上,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它地处武汉长江大桥武昌一侧桥头林木苍翠的蛇山之巅,居高临下俯瞰着武汉市,与汉口一带的高楼大厦隔江相望。

黄鹤古楼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在唐初已初具规模,后历代屡毁屡建,至清光绪年间仅存遗迹和铜制楼顶。新中国时期因修长江大桥又有两次拆建,现在的黄鹤楼离遗址千余米,属年的复建工程。

黄鹤楼有飞檐五层,二、三、四层外有四面迴廊连通,方便游客四望如一。

黄鹤楼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其外形有如几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凰,雄伟壮观,古朴典雅,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仿古楼的代表作。

进入楼内,可逐层欣赏黄鹤楼内的一应陈设。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上,嵌着一幅“白云黄鹤”的巨型壁画;四周陈列着有关黄鹤楼的诗词影印本、历代黄鹤楼绘图的复制品等文物。

其余各层都置有关于黄鹤楼的历史及文人雅士画像、诗词作品的壁画、楹联、雕塑和其他文物。整个黄鹤楼俨然一个关于黄鹤楼的历史博物馆。

然后,又可登上了第五层的瞭望台,尽情欣赏沿江美景,可见近处龟蛇横卧,郁郁葱葱。

远处,大江东去,烟云苍茫,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从黄鹤楼下向武汉长江大桥方向的西门走,可见离楼口不远的平台上还有两尊铜祷黄鹤,称为“黄鹤归来”铜雕。

沿着蛇山之脊一路西行,可见到处都是休闲游玩的人们。

沿途的圣像宝塔、牌坊、碑廊、山门等建筑物,有如众星捧月,将黄鹤主楼烘托得更加壮美。继续前行不远,出园的西门口也就在面前了。

黄鹤楼被冠以“中国三大名楼之一”当之无愧。

二、景区概况

1、地理环境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蛇山海拔高度为61.7米。2、景观特色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居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壮观。历代名士如李白、白居易、崔颢、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曾先后来此游乐和吟诗作赋。其与长江大桥、万里长江、隔江相望的高层建筑群、逶迤的蛇山组成的特殊地域位置,其外观展翅欲飞的鹤翼及巍峨的楼体,其内各层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陈设,共同使黄鹤楼享有了“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的美誉,从而成为大武汉标志性建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文史拾零黄鹤楼原址在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公元)。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古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其时是为军事目的而建。唐永泰元年(公元),黄鹤楼已初具规模,然其后的数百年内,黄鹤楼因兵乱而屡毁屡建,仅明清两代就毁了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最后一次建于清同治7年(),又毁于光绪十年(),仅留下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历史上,黄鹤楼曾是吕洞宾传道修行的道场。唐代诗人崔颢曾题《登黄鹤楼》一诗,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荒草凄凄鹦鹉洲。日墓乡关何处是,烟波江山使人愁”,被后人誉为是关于黄鹤楼的千古绝唱。其诗文常被当今文人写作时引用,用以描述“水月流逝,斯人不在,空留思念,世事茫茫”无可奈何的情怀。还有唐代诗仙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则为武汉“江城”的美誉奠定了基础。年,正值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同志曾途经武汉,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一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又是词人以黄鹤楼托物言志的传世之作。年修建长江大桥引桥时,黄鹤楼旧址被占;年重建黄鹤楼时,楼址选在距旧址约米的蛇山峰岭上;同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动工;年6月,以同治时的黄鹤楼照片为蓝本、但更为高大雄伟壮观的黄鹤楼终于落成,至今保存完好。4、交通信息在武汉市内乘坐10、64、、、、、、、、、、、、、、、路公交在“阅马场”站点下车即到景区大门。

5、武汉地标特产

武汉汉绣

黄鹤楼酒编辑搜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