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中的“故人”指的是:孟浩然。这句诗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有着深厚的友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介绍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尽:尽头,消失了。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诗句翻译: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帆影渐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诗句赏析

“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背景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在送别时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