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首句应为昔人已乘白云去而非

(本文发表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年第7期。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以正式发表的文本为准。谢谢!)

《黄鹤楼》:“昔人已乘”的定为“白云”而非“黄鹤”

盛大林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北京)

摘要:崔颢《黄鹤楼》诗第一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多年。在金圣叹的力主下,整个清代的诗论界一边倒地认为应该是“黄鹤”,而近几十年来主张“白云”的声音却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主流。但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种出版物却还没有修正,“黄鹤”独霸天下,“白云”几乎消失。为了正本清源,本文首次运用大数据对此进行了全面的考据和广泛的论证,并认为“昔人已乘”的肯定是“白云”而不是“黄鹤”。

关键词:大数据崔颢黄鹤楼乘白云乘黄鹤

昔人已乘白云去,兹地唯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青青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在,烟花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人们都耳熟能详。仔细一看,是不是有多处“错误”?没错!这可能才是《黄鹤楼》原本的样子。这个版本出自唐人抄写的敦煌伯三六一九号卷子[1](下称“敦煌写本”,该卷中“何处在”的“处”字脱)。这些卷子在海外已经流存了多年,直到几十年前,它们才被编号整理并复制传回中国。

多年来,关于唐诗的选本或总集数不胜数,但历经无数人的传写、重编、再刻,很多唐诗都有不同的版本,有些唐诗的异文之多甚至可以说是“面目全非”。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就是异文较多的一首。“兹地”“此地”、“唯余”“空余”“空留”“空遗”“空作”、“千载”“千里”、“空悠悠”“终悠悠”、“汉阳树”“汉阳渡”“汉阳戍”、“春草”“芳草”、“青青”“萋萋”“凄凄”、“乡关”“家山”“江山”、“何处是”“何处似”“何处在”、“烟花”与“烟波”等等,其中最为重要也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534.html